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1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2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3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4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5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6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7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8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9
《小二黑结婚》剧照50年代10
《小二黑结婚》剧照1979年1
《小二黑结婚》剧照1979年2
《小二黑结婚》剧照1979年3
《小二黑结婚》剧照1979年4
《小二黑结婚》剧照1991年1
《小二黑结婚》剧照1991年2
《小二黑结婚》布景50年代1
《小二黑结婚》布景50年代2
《小二黑结婚》布景50年代3
《小二黑结婚》布景50年代4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1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2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3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4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5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6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7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8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9
《小二黑结婚》节目单50年代10
《小二黑结婚》人物照50年代1
《小二黑结婚》人物照50年代2
《小二黑结婚》人物照50年代3
《小二黑结婚》人物照50年代4
《小二黑结婚》人物照50年代5
《小二黑结婚》人物照50年代6
《小二黑结婚》人物照50年代7
《小二黑结婚》人物照50年代8
《小二黑结婚》人物照80年代1
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集体改编的当代歌剧作品。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作曲。1953年1月作为歌剧系毕业作品,由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前身)在北京实验剧场首演。
歌剧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山西省东南部抗日民主根据地“刘家峧”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小芹相爱的故事。封建迷信的二黑父亲二孔明与小芹母亲三仙姑用各种办法阻挠他们的结婚。地痞金旺又进行煽动与挑唆。但二黑与小芹并没有被封建势力的诬蔑陷害吓倒,而是坚决的反抗,终于取得胜利。
歌剧作者忠于原著精神,以自己熟悉的生活,按其歌剧理想,把改编当成创作,重新处理,赋予歌剧以新的生命。剧诗与剧词生动通俗,充满精彩的群众语言和风趣的戏剧情节,热情的讴歌了农民中开明、进步的新生力量的胜利,表现了社会进步的深刻主题。
歌剧《小二黑结婚》是新歌剧的代表作品。新歌剧是1919年“五四”运动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它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戏曲,也不同于外国歌剧,虽然它继承他们的一些方法。新歌剧的音乐和中国古典剧也是不同的。新歌剧主要表现现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