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毕业后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首先要感谢剧院对我们年轻导演的用心培养,使我在这个非常好的平台上,有很好的机遇并一直深入从事在舞剧创作领域中进行探索。2006年毕业至2013年间一直在进行多方面的创作积累经验。而后在2013始至今,创作了舞剧《孔子》《关公》《昭君出塞》《驼道》及今年的《彩虹之路》,在这期间我在不断的探索尝试舞剧创作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它表现涵盖在传统性,非传统性,叙事性及抛开叙事概念性,追求精神层面的多种创新创作尝试。期间我非常坦然的面对和接受来自各方面有争议的并具有建设性的声音。我自身认为在不断的创作中为求其创新的收获,其真正价值不是在别人赞誉和争议你,而想要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感受,能正确理解创作者的真情倾诉表达!同时在不断的创新进取中,身受其中,不断推动我于创作的道路上前行。同时我也体会到一味地模仿,没有创作个性风格体现而刻意为保证成功的编创,其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我认为:它根本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创作,且只能称其为是一个复制匠人,而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创作的设计师。在我这些年连续的创作中有不断接受到诸位专家老师的建设性批评意见,实际上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它将使我今后的持续创作中,作品会更呈完美。一路走来,也有获赞誉,我将视为动力,在今后的创作中会更倍加努力!
作品的创作呈现,实际上是体现导演深入其中制作的辛勤努力的体现,我始终热衷于个性创作精神价值的体现,首先并不追求名利得失,它一定要求我亲力亲为,深入题材的领悟,创作排练中以自己的贴彻的感受,努力追求,赋予作品表达体现透彻至美。而身为一名热爱舞蹈编创的编导,应一直持有纯粹、严谨、严厉的创作精神,并时时鞭策我更为努力;也相信我将会不断的努力探索进取,并以日趋成熟的作品呈现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