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之际,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文成公主》。
这是一部表现民族团结、富于浓郁的民族色彩的舞剧。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发展汉藏两族友谊,吸取中原发达的生产技术,学习中原丰富的文化艺术,亲派特使向唐太宗皇帝请婚。唐太宗为了巩固全国的统一、团结及各族间的和睦关系,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今西藏)。文成公主入藏对促进汉藏兄弟间的团结和两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难以估价的作用。舞剧《文成公主》以优美的艺术形式再现了这一历史史实,歌颂了民族团结。
剧情简介
序幕 折箭请婚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某日。唐与吐蕃(今西藏)某交界处。吐蕃大将赤登坚赞正欲将在民族纷争中被俘的唐将射死。噶尔东赞(吐蕃大伦——宰相)急予制止。吐蕃英主松赞干布决定化干戈为玉帛,释放唐将,并折箭为礼,命噶尔东赞赴长安请婚。
第一场 智认公主
唐贞观十四年,长安(今西安)大明宫。各族请婚使云集殿内,唐太宗命穿着同样服饰的一队“公主”出舞,让请婚使选认文成公主。噶尔东赞素闻公主贤明,遂以折箭和哈达表达松赞干布为民族和睦而请婚的大义,感动文成公主,迅为噶尔东赞认出。太宗大悦,当即许婚。
第二场 辞亲壮别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春。后宫。文成公主手捧母后赐给的日月宝镜,离开了唐宫。唐太宗率领满朝文武至灞桥送别,对文成公主将百工六艺随身带往吐蕃深为赞赏,并折柳赐公主,愿她到吐蕃后生根开花。长安男女老少涌向灞桥,欢送为汉藏世代和好而远嫁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的到来,使草原上汉藏人民一片欢腾,驻守该地的赤登坚赞与唐将狭路相逢,怒动干戈。噶尔东赞急予劝阻,反被赤登坚赞一刀砍倒,他手中的请婚哈达也被夺走。
第四场 建阁迎亲
松赞干布为了迎接公主,建造行宫“文成阁”。他浮想联翩,似见文成公主踏着彩虹而来,亲手耕耘、纺织,实现他传播中原文化的宏愿……赤登坚赞回报,诬唐将杀害了噶尔东赞,松赞干布未予轻信,决定亲自前往。
第五场 掷镜赦登。
文成公主的队伍进入青藏高原的日月山附近。受风雪之阻,人心浮动,思念故乡。忧虑的文成公主也病魔缠身。护送使决定将队伍带回长安,公主想起太宗的嘱咐、松赞干布的情义,毅然将日月镜掷于山崖下,以绝思亲之念,人心为之振奋。入藏队伍继续前进,逢赤登坚赞,箭射公主,双方顿时剑拔弩张。噶尔东赞伤愈赶来,真象大白。松赞干布震怒,赐死赤登坚赞。文成公主为了民族团结,当众折箭,赦免赤登坚赞。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日月山相会,如金鹰比翼。
尾声 雪岭佳话。逻些人民用盛典欢庆藏王和文成公主到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并肩栽下了长安杨柳,汉藏两族结下了相传万世的兄弟情谊。
主创人员
剧本:唐满城、章民新、李正一。编导:章民新、孙天路、曲荫生、唐满城、潘志涛、许淑英、郜大昆、朱清渊、李正康等。作曲:石夫。舞美设计:齐牧冬、铁扬、黄振亚、董淑芳、刘锐、胡青等。演出者主要演员:陈爱莲、陈丽文(饰文成公主A、B),韩大明、叶健平(饰松赞干布A、B),方伯年(饰噶尔东赞),季锦武(饰赤登坚赞),刘德康(饰唐太宗),沈迪才(饰护送使)。
1979年该剧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表演,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
《文成公主》1979年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一等奖,并获二十世纪舞蹈经典提名。主要演员:陈爱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