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剧目集锦 / 舞剧

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2016

  • 《昭君出塞》海报31_副本

  • 004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13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18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33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38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44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50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63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64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82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91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098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107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132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148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157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164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169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179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188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189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208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224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226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235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236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250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 251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舞剧《昭君出塞》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剧情简介

民族舞剧《昭君出塞》从汉时与匈奴在边塞累有战事开讲,讲述汉皇宁边思倾国,昭君请缨赴塞上,终老塞上,完成和亲宁边使命、促成民族和睦的一段佳话。舞剧在战争到和平的沿变发展中刻画了昭君在面临无奈与苦楚,家国与个人时的种种心路,体现了女性在面对和亲这一政治行为时的大义与勇气,从而表现出华夏民族的大爱情怀和家国情结。

导演寄语

关于昭君,现代人总是带着偏执的狂想。画工弃市,平沙落雁,静境宁边,魂归青冢……君命与烽火、民族与大义的传奇,千百年来不停地浇铸在这个女子身上,昭君二字承载着大众对中国古代女性最美好的幻想,成为了人们向往和平的情感寄寓。王昭君在史书中笔墨寥寥的亏欠,被艺术家们用无尽的诗歌与乐舞所弥补,以昭君为题进行舞剧创作,实际上是从国人文化共鸣的至高点出发,历经一场关于家国与气节,勇气与情感的冒险。珠玉在前,我们一直在思索如何做才是我们所理解的昭君,我试图在新的文化视角和历史纬度中与她进行一次对话,剥离掉所有被附加的符号和光环,以女性的通感,体会每一次选择背后那令人动容的勇气,我似乎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那些个人命运与家国时代的选择,背井离乡的无奈,静境宁边的苦楚,都在边塞五十年未起的烽烟中被大爱所命名。我无法绝对崇高化一个女性在家国与个人之间所作出的选择, 但我相信,每一次选择都离不开她个人化的情感和思考,而这些则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舞剧从战场的《烽烟》开始,以胡汉的《共荣》收笔,战争到和平的沿变,不仅仅是时代政治与文化的历史运筹,更是女性英雄史诗的壮阔书写。离宫绝旷,远集西羌,一袭红裘,琵琶拥怀,风沙中的身影愈发清晰,历史的宏章缓缓打开。听,鼓声渐近。看,烽烟已燃。

演职人员名单

出 品:中国歌剧舞剧院

艺术总监:陶 诚

监 制:魏银久、徐丽桥、张亚峰、许 宁、马金红

编 剧:于 平

总导演 / 编舞: 孔德辛

舞蹈总监: 许 宁

音乐总监 / 作曲:张 渠

舞美总监:任冬生、王辛刚

舞美设计:任冬生、王立峰

灯光设计:任冬生、王宏亮

服装设计:阳东霖

造型设计:孙艾娜

道具设计:李红超

导演 / 编舞: 田 野、田 壮、贾国柱、吴 莎

编导助理:郭海峰、曹阳

编 配:张 渠、霍科峄

舞台监督:蔡曦瑶、杨 奕

排练统筹:杨 奕

排练指导:朱 寅、王 聪、刘 彬

主要演员

昭 君:唐诗逸、袁 竹、张珊珊、王家鑫

呼韩邪单于:朱 寅、刘 彬、张 超、郭亦鸣

复株累单于:郭海峰、李 洋、冯世扬

卫 疆:杨思宇、李兆伦、朱王博

香 溪:余 瑜、汤 涵、张迪

汉元帝:庞少勇

灯光技术:凌占荣

灯 光:王季辰、张 铄、金卫民、刘 伟、乔晓建、刘华超

灯光控制:王宏亮

装置技术:唐贵君

舞台机械 : 刘伯璋

装 置:张 寅、于晓伟、丁涵惟、舒长安、田民杰、李秀、纪利田

音 响:周长海、古 磊、田 野、孙 华、柏杨

服 装:李 健、吴豫清、王苏波、赵卫华、李 健、金 瑶

服装设计助理:吴少华

化 妆:杨 璇、张亚琼、王莉丽、张 媛、吕霞、孙佳彤、任军平、陶芳、宋琳、李静静

道具技术 : 孙保卫道 具:吴 爽、陈 凡 撰 稿:杨 萌

歌曲演唱:曾 乙、高 鹏、许 斌

笛 子:丁小奎

古 筝:丁雪儿

马头琴:朝克

琵 琶:孟宵

演出监督:樊 明、李 响

前台主任:杜帛洋、徐唯雯、王楚童

后台主任:张丽君、任珂、邓佳琪

宣传统筹:王朝卉、张勇、高嵩巍、李嘉琪

摄 像:秦 超、赵子淳、王 琦

摄 影:刘海栋

字 幕:高 原

演出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舞美工程: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台美术工作部